打井工程也是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的,今天黑龍江鉆井隊主要和大家聊聊打井如何確定水源,想了解這方面的朋友接著往下看吧!打井一般用找水儀,找水儀就是找水的一種儀器,找水儀一般分為天然電場物探測量儀、傳統人工電法勘探儀。
打井選用找水儀是解決工程、環境、災害、水等地質問題的一類地球物理勘探方法,因為這種儀器在打井的時候,體積小、重量輕、隨身攜帶方便;沒有人工電場源、兩人即可工作;勘探深度大,工作效率高;采用了選頻裝置后,抗干擾能力強。同時,它還能夠在較小范圍內開展工作,特別適應于山區快速普查和城市物探工作。
打井時不論用的哪種找水儀,它們的原理基本相同,都是根據地殼中熔體與圍巖之間存在的電磁性差異,通過觀察天然存在的電場、來研究地質構造、尋找有用礦產資源,確定水源后,以便于后期打井的工程。
打溫泉井之前要做專業的溫泉勘探工作,要了解項目地地熱資源的儲層情況,有些地方深,有些地方淺,有些地方的水量多,有的地方還不夠,有的地方還不夠,要打出溫泉井的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,也就是儲層、蓋層、通道、補給,所以在打溫泉井之前,要先了解項目地的地熱資源儲層情況。
眾所周知,中國幅員遼闊,各地氣溫、地形不同,因而地溫分布也有明顯差異。據中國2000米深地溫分布圖,東沿函脈、大興安嶺、太行山、巫山、武陵山、峰山、大瑤山等函脈以東的松遼盆地、下遼河盆地、華北盆地、蘇北盆地、洞庭盆地、太行山、巫山、武陵山、峰山、大瑤山、華北盆地、蘇北盆地、洞庭盆地、鄱陽湖等地的溫度都較高。盆中地溫多呈低、高、低的條帶分布(華北盆地)或環狀(松遼盆地)。換句話說,在這些區域內,地下2000米深可達到較高的溫度。但盆地周圍山區的地溫一般偏低,多在40~50℃之間,北面以低溫分布為主。
由此可見,2000米是否就能鉆出一口溫泉井?其實,地溫分布的特征,實際上是由巖石的熱導率、地下水的活動性、區域地質構造的穩定性、深部地殼結構的性質等因素決定的。但確定項目區的地溫條件也僅僅是了解地下溫泉資源的開始——熱源,下一步還要確定是否具備傳熱通道、溫泉水儲層、保溫性蓋層等多方面條件,才能比較準確地預測溫泉的埋藏深度和儲量,為開發溫泉井提供依據。